中国股市要 “长牛”,不能靠情绪

日期:2025-08-23 13:48:44 / 人气:4


近期 A 股市场行情坚挺,放量大涨。8 月 20 日,沪指上涨超过 1%,突破 3700 点,成交过万亿,大有牛气冲天之势。支撑这轮行情的因素众说纷纭,九月份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外部利好、国内低利率持续走低的货币宽松环境,以及居民存款 “大搬家” 带来的流动性改善,都为股市注入了活力。然而,市场越是火热,投资者的心态就越需要冷静 —— 资本市场不能仅有热度,更不能依赖情绪,理性与长期价值才是 “长牛” 的基石。
众所周知,中国股市的症结并非 “缺牛”,而是 “牛短”。长期以来,“熊长牛短” 的格局让无数股民深受其害:短期行情爆发时,市场热情高涨,各路股评家纷纷罗列内外利好,描绘出光明前景;可股民尚未充分享受红利,行情便如过眼云烟般消散。复盘过往,那些所谓的外部机遇、内部政策,往往在短期内被情绪放大,最终沦为 “情绪牛” 的垫脚石。归根结底,“情绪牛” 的本质是股民在长期熊市中压抑的投机心理爆发,是 “怕熊却又忍不住进场” 的自我 PUA,这种靠激情驱动的行情,终究难逃 “三分钟热度” 的宿命。
中国股市从不缺情绪,缺的是 “穿越周期” 的长期性。资本市场不是脱离实体经济的空中楼阁,而是宏观经济与企业发展的 “晴雨表”。A 股缺乏长期成长能力,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企业的生存困境:中小企业挣扎在生存线,好不容易站稳脚跟却难以突破规模瓶颈;即便成长为大型企业,也难逃 “做大后日子更难” 的怪圈。曾经的 “大蓝筹” 万科,股价数年低迷,从行业标杆沦为 “一地鸡毛”;一度与美国科技巨头同台竞技的阿里巴巴,如今股价腰斩,市值大幅缩水。当大、中、小企业都难以实现 “穿越周期” 的持续增长,资本市场又怎能拥有长期向上的动力?
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质地,取决于其拥有多少具备持续成长性的 “超级企业”。这一点,美股的表现便是最好的例证。在全球资本市场中,美股之所以能独领风骚,靠的正是一批 “超级企业” 的持续领跑。截至 2025 年 8 月,全球市值百强企业中,美国占据 40 席,排名前三的英伟达、苹果、微软均为美国科技巨头。市场曾羡慕美股 “穿越周期” 的能力,却忽略了背后的核心逻辑:若没有 “科技七姐妹”(苹果、微软、谷歌、亚马逊、特斯拉、英伟达、Meta)的稳定增长,美股或许与 A 股并无本质区别。据知名财经公号格隆汇分析,剥离 “科技七姐妹” 后,美股的长期涨幅大幅缩水,与其他市场相比 “泯然众人”。
或许有人会质疑:中国并非没有大型企业。A 股十大市值企业中,工农中建四大行、“两桶油”(中石油、中海油)、中国移动、贵州茅台等均为行业巨无霸,为何没能成为 “长牛” 发动机?答案在于,“大型企业” 不等于 “超级企业”,两者的核心差距是 “持续成长能力”。美股的 “科技七姐妹” 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增长,不断开拓新赛道(如 AI、新能源、元宇宙),而 A 股的传统大型企业多集中在金融、能源、消费等成熟行业。这些企业在实体经济中扮演着 “压舱石” 角色,却难以成为资本市场的 “增长引擎”—— 因为资本市场聚焦未来,成熟行业的增长空间有限,且其迭代升级多依赖外部技术注入,而非内生创新。
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汽车与新能源行业:比亚迪从普通车企成长为 A 股龙头,核心是抓住了新能源车的 “IT 属性”,实现技术与模式的双重突破;宁德时代的崛起,也离不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。反观 A 股十大市值企业,8 家为传统行业 “压舱石”,缺乏能与美国 “科技七姐妹” 对标、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超级企业。更关键的是,美国科技产业拥有充足的 “板凳深度”,英伟达、博通之后,仍有大量科技新贵排队崛起;而 A 股科技板块 “青黄不接”,除少数头部企业外,缺乏能支撑长期增长的后备力量。
并非中国企业 “玩不来高科技”。在科技应用领域,中国企业曾取得全球瞩目的成就:移动支付、电子商务、网络游戏、短视频等赛道,均诞生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。然而,无形的 “天花板” 限制了这些企业向 “超级企业” 迈进。社会对科技企业的心态始终充满矛盾:既期待其引领创新,又对其做大做强充满警惕。一旦企业在某一领域形成优势,便会面临反垄断调查、数据安全审查、舆论质疑等多重压力。企业疲于应对合规与监管,无暇投入长期研发与战略布局,持续成长自然无从谈起。这也是 A 股 “有压舱石、无发动机”,难现 “长牛” 的核心原因之一。
中国股市要实现 “长牛”,不能依赖情绪,也不能寄希望于形形色色的短期政策风口,而需要一个清晰、坚定、不可逆转的转折点 —— 国家释放稳定、有力的信号,支持企业发展壮大,解除不必要的限制,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、大胆创新。宏观环境的宽松,比任何短期产业政策都更重要:只有当企业经营者不必担心 “做大后被捶”,投资者不必焦虑 “政策变脸”,市场才能形成长期信心。
2025 年以来,支持企业经营的政策信号频繁释放:优化营商环境、简化审批流程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、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补贴…… 这些 “春风细雨” 让企业与投资者重新燃起希望。若这些政策能持续落地,真正打破 “创新怕风险、做大怕限制” 的困境,培育出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 “超级企业”,那么 A 股的 “牛蹄” 必将稳步向前。
归根结底,资本市场的硬道理从未改变:企业强,则股市强。情绪或许能点燃短期行情,但只有企业的持续成长,才能撑起 “长牛” 的天空。当中国拥有一批像 “科技七姐妹” 那样的 “超级企业”,当企业不再为经营环境担忧,A 股的 “长牛” 才会真正到来。

作者:杏彩体育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杏彩体育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