库克的“梦中情机”,vivo做出来了?

日期:2025-08-23 13:48:02 / 人气:4



在各大厂商纷纷涌入AI眼镜赛道之时,vivo选择另辟蹊径,于8月21日下午正式发布旗下首款MR(混合显示)头显设备“vivo Vision探索版”,这款产品完全对标苹果Vision Pro。

产品体验:佩戴与交互有优势

佩戴体验更佳

在发布会前一天,笔者参与了vivo vision的产品体验活动。如果Vision Pro销量遇冷的核心原因是“佩戴体验不佳”,那么vivo Vision在这方面能做到360度无死角吊打。苹果Vision Pro机身重量达600克(不包括电池),而vivo Vision仅为398克,是同类产品中最轻的。苹果Vision Pro机身重心设计糟糕,厚重且前倾,佩戴10分钟就会有明显不适感,其设计思路既不想采用Meta Quest那种头盔式笨重形态,又不想大刀阔斧调整重心,仅靠一根绑带硬撑600克重量,未考虑人机工效。而vivo Vision机身厚度减薄,重心相对靠后,分体式双绑带设计减轻了面部前方压力,30分钟体验中,除相对闷热外,无明显不适。

交互逻辑相近

在交互方面,vivo Vision与苹果Vision Pro操作逻辑基本一致,都是“眼动 + 手势”组合,用过Vision Pro的用户能无缝上手vivo Vision。不过,苹果Vision Pro手势操作多为“手指点击”,vivo Vision更多通过大拇指和食指“捏合”动作实现点击,二者在不同使用场景和功能中互有优劣。

透视体验良好

“透视”是MR头显有别于VR/AR眼镜的关键,其难点在于延迟问题。苹果自研“R1芯片”将数据传输链路延迟压缩到12毫秒以内,vivo虽不具备研发同类型协处理器芯片的实力,但实际体验中未出现因延迟过高导致的“虚实空间锚定错位”问题。目前vivo Vision探索版未正式开售,可在全国10余个城市的门店线下体验。

与苹果对比:并非平替但有亮点

业界原本将vivo Vision定位为“苹果平替”,它虽与苹果Vision Pro在产品形态和功能实现上诸多相似,但并非平替,解决了Vision Pro的一些痛点。不过,真正让Vision Pro受挫的是“内容极度匮乏”,这也是vivo难以解决的问题。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表示,MR头显设备短期满足沉浸感需求,长期要成为家庭机器人的“眼睛”,今年3月vivo成立机器人实验室并聚焦消费级市场,vivo Vision更像是为未来机器人业务板块铺路的作品。

内容生态:短板明显,解决方案待考

内容现状

目前市面上MR头显设备最大的短板是生态内容匮乏,vivo Vision也不例外。测试样机中,其应用基本是“观影 + 观看赛事 + 游戏 + 空间相册”的组合,与苹果Vision Pro类似,“高效办公”等功能现阶段多是噱头,缺乏实际意义。不过,在部分内容上vivo Vision有新意,如“赛事直播”应用中,观看电竞比赛时屏幕上半区显示比赛画面,下半区实时生成可操控的虚拟地图。鉴于这是一款偏向Demo性质的产品,后续vivo可能会补足更全面的应用生态。但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,收益问题以及“光影一致性”和“虚实遮挡关系处理”等技术难题,都使得开发MR头显应用颇具挑战。

解决方案

vivo的解决方案是将MR头显逐步绑定到机器人上,若将其锚定到“机器人外设产品”上,就不需要丰富的生态应用,软件方面vivo可自行解决。但此方案并非完美。首先,MR头显 + 机器人的组合并非vivo首创,去年英伟达推出基于模仿学习的Blueprint后,许多具身智能厂商就用Vision Pro训练人形机器人,但该技术路线存在缺乏“力反馈”、操作者感知不佳的问题,加震动手柄虽能解决感知问题,却与操作手势冲突。其次,以现有技術手段,用MR头显操控机器人无法完成高精度控制,需部署本地边缘计算网关降低传输抖动,这与MR头显追求的轻量化理念不符。不过,从技术成熟度来看,当前MR头显和具身智能领域可能处于智能手机发展阶段的“Windows Mobile”时期,未来这两个领域或许会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

作者:杏彩体育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杏彩体育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