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伊琍的爱情变了:从执着相守到通透自洽,她活成了自己的光
日期:2025-08-30 18:54:27 / 人气:8
在中年女演员中,马伊琍始终是 “清醒” 与 “独立” 的代名词。近日,她在《是个人物》专访中谈及爱情的一番话,再次引发热议 —— 当被问及 “还相信爱情吗”,她身着简单的白色衬衫,不疾不徐地回应:“当然要相信啊。谈恋爱也好,发展到婚姻也好,最后发现痛苦在于另外一半身上有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,可你想过,你自己也有。” 这番话里没有怨怼,没有执念,只有历经风雨后的通透与包容,让人清晰地感受到:马伊琍的爱情观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说 “且行且珍惜” 时的模样。
从 “且行且珍惜” 到 “接纳不完美”:爱情认知的蜕变
2014 年 “周一见” 事件曝光时,马伊琍以一句 “恋爱虽易,婚姻不易,且行且珍惜” 暂时维系了婚姻。那时的她,面对外界的哗然与婚姻的裂痕,选择了以隐忍和包容为底色的 “坚守”。她回归家庭,一边照顾孩子,一边默默支持文章的事业,甚至在文章执导《剃刀边缘》时亲自主演,试图帮他重回巅峰。彼时的她对爱情与婚姻的认知,带着传统女性的责任感:相信通过彼此的磨合与坚持,能守住一段关系。
而如今的马伊琍,早已跳出了 “执着于关系存续” 的框架。她不再将婚姻的痛苦归咎于单方面的 “辜负”,而是学会了向内审视 —— 承认自己身上也有不完美,理解亲密关系的本质是 “两个不完美的人相互适配”。这种转变,源于 2019 年离婚后那段 “最糟糕的低谷期”:她曾被拖延症困扰,靠针灸和心理疏导缓解情绪,深夜里独自承受 “外人只看结果,自己独撑过程” 的孤独。正是这段经历,让她彻底明白:爱情与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,更不是 “救赎”,真正的安全感,从来不是别人给的。
她在《爱情神话》观影现场鼓励观众:“不好的婚姻你可以离开,但世界上也一定会有好的婚姻,不要因噎废食。” 没有刻意放大自己的受害者身份,也没有否定婚姻的价值,这种客观与理性,远比 “控诉” 更有力量。比起当年的 “且行且珍惜”,如今的她更懂得:爱情的前提是 “悦己”,一段关系若不能让人成长,不如体面告别。
不困于过往,不囿于标签:情感观的成熟表达
马伊琍的爱情观变化,更体现在她对 “过去” 的态度上。不同于有些公众人物频繁翻出婚姻旧事博取流量,马伊琍从不自揭伤疤,更不将自己包装成 “女性独立导师”。在傅首尔、苏敏因在合家欢电影宣传现场过度谈论离婚引发争议时,马伊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边界感 —— 她不会为了迎合大众猎奇心理而消费自己的情感经历,只会用行动传递 “向前看” 的态度。
她鼓励那些在情感中徘徊的人:“你都不走出,怎么感受到爱情给你的力量。” 这种 “主动拥抱可能性” 的心态,与她离婚后的选择一脉相承。离婚后,她没有封闭自己,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演艺事业中,从《我的前半生》里觉醒的罗子君,到《找到你》里绝望的孙芳,再到《我的阿勒泰》里粗粝奔放的张凤侠,她用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证明:女性的价值从不依附于爱情或婚姻。
更难得的是,她不回避爱情中的 “变化” 与 “冲突”。在谈及《花漾少女杀人事件》中饰演的偏执母亲王霜时,她坦言这个角色的很多行为 “自己无法认同”,甚至提到母女关系中可能存在的 “雌竞” 成分 —— 这一观点虽引发争议,却展现了她对情感关系的深度思考:爱情与亲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,承认其中的复杂与矛盾,才是真正的成熟。她不刻意营造 “完美女性” 人设,而是坦然面对人性的多面,这种真实,让她的爱情观更具说服力。
爱情变了,底色未变:成长是永恒的主题
马伊琍的爱情观变了,但贯穿其中的 “成长” 底色从未改变。年少时的她,就带着一股 “不认命” 的韧劲:高中时靠舞蹈队酬劳支付学费、给家人买衣服,经济独立让她有了 “与世界硬碰硬” 的底气;刚入行时,她拒绝被定义为 “花瓶”,从《奋斗》里的夏琳到《乔家大院》里的江雪瑛,一步步靠实力站稳脚跟。
这种 “成长型思维”,也深刻影响着她的情感选择。当初选择嫁给比自己小 8 岁的文章,她不顾朋友反对,相信 “婚姻是两个人的事,快乐就够了”;当婚姻出现裂痕,她选择修复,却也保留着 “及时止损” 的清醒;离婚后,她没有沉溺于痛苦,而是将经历转化为养分,让自己的演技与人生格局更上一层楼。她曾说:“可以不成功,但必须要成长。” 这句话不仅是她的人生信条,更是她爱情观的核心 —— 爱情可以来,也可以走,但自我成长永远不能停。
如今的马伊琍,将更多精力放在生活本身:不拍戏时收拾屋子、给女儿晒被子、和朋友喝下午茶、在小区遛弯,这些平凡的日常让她扎根于生活,也让她对爱情有了更朴素的理解 —— 爱情不是 “拯救”,而是 “锦上添花”;不是 “必须”,而是 “选择”。她不再追求 “永恒”,而是享受 “当下”;不再期待别人来完整自己,而是努力活成完整的自己。
结语:活成自己,才是最好的爱情状态
马伊琍的爱情变了吗?变了。从执着于 “相守” 到拥抱 “自洽”,从依赖 “关系” 到忠于 “自我”,她的爱情观随着人生阅历不断迭代,愈发通透、成熟。但她对 “美好” 的相信没变,对 “成长” 的追求没变,对 “真实” 的坚守没变。
如今的她,不再需要用爱情或婚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,却依然愿意相信爱情的可能性 —— 这种 “历经沧桑仍天真” 的状态,才是爱情最美的模样。正如她在专访中所说的那样,爱情的痛苦往往源于对他人的苛责与对自己的放任,而真正的幸福,始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也始于尊重他人的差异性。
马伊琍的爱情变了,但她活成了更好的自己。而对于每个人来说,这或许就是爱情最好的 “结局”:不是永远拥有,而是无论爱或不爱,都能保持自我,持续成长,活成自己的光。
作者:杏彩体育
新闻资讯 News
- 韩磊起诉 “怀孕女网友”:事业遇...08-30
- 韩磊夫妇辟谣与白瑞恶行揭露08-30
- 《归队》:抗战烽火中的人性、勇...08-30
- 马伊琍的爱情变了:从执着相守到...08-30
案例展示 Case
- 罗纳尔迪尼奥代言杏彩体育11-04
- 杏彩体育CNYT充提返利11-04
- 杏彩体育会员日11-04
- 杏彩体育返利日11-04
- 推荐好友 财富自由11-04
- 幸运注单 福利派送11-04